装修流程 | 泥土工程步骤


1地面找平要点


1、找平前先放水平线,确认好找平的厚度。水泥砂浆找平层的厚度不应小于20mm,找平层砂浆的体积配合比为1:3,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15。

2、在铺设找平层前,应将基层清理干净和用水冲洗;铺设的时候基层不得有积水现象。

3、当基层表面较光滑时,应先凿毛成粗糙面以利于粘结牢固;铺设时先刷一道水泥浆,并应随刷随铺砂浆。

4、找平层不得出现空鼓,用小锤轻击检查其空鼓面积不得大于

400mm2,在同一检查范围不超2处。

5、找平层铺设完次日起应连续浇水养护7天以上,找平层表面不得产生因养护不足而引起的起砂、干裂现象。

 6、楼面找平层的表面平整度,用2m直尺检查,其空隙不应大于4mm。

7、同一房间楼面的找平层应一次性施工完成,不得留置施工缝和接槎接头,施工缝宜设置在门位处并留齐。

8、完成后的楼面找平层应色泽一致、无接槎、表面不起砂、平整不积水、拉毛有序、略有粗面和观感很好。




2贴砖前排版放样要点



1、贴砖前先和业主沟通好排砖放样。

2、全部开箱挑选,选出尺寸误差大的单独处理或是分房间分区处理,选出有缺角或损坏砖用来镶边或镶角,选择地砖的颜色,色差小可分区使用,如色差过大则不得使用。



3贴砖前泡水湿贴要点



  用水泥、砂浆贴前要先将釉面砖清扫干净,然后于清水中浸泡,不少于2小时,浸泡到不吸水时为止,然后取出阴干使用,切忌边浸水边铺贴。



4贴砖前凿毛处理要点




旧墙面贴砖,必须对墙面进行凿毛处理,增加吸附力后再洒水增加湿度,方可贴砖,否则墙砖容易脱层、空鼓。贴砖前最好对打毛墙面涂刷界面剂或者防水,防止墙面吸水过快造成贴好砖面的平整度。



5贴砖施工要点



1、贴砖前,应检查各面的直度及表面平整度,检查阳角是否方正,如果超过允许值,必须把基层粉抹平整后再开始贴砖。

2、贴墙砖时,必须吊垂线和水平线,以保证墙砖的垂直度,表面平整度及枞横砖缝相互垂直对齐。



6贴砖施工要点



1、在拐角处非整砖宽度小于50MM时,应采用两块非整砖来代替整砖和非整砖,并将两块非整砖分开贴在墙面的两侧边缘处,以保证很好的视觉效果。

2、贴墙地砖时应注意压向,必须墙砖压地砖(即先贴地砖,再贴最下面一片墙砖)。

3、贴厨房、卫生间、阳台的地砖时,应适当放坡(坡度为3-5%),卫生间因为水多,为了能尽快让水流到地漏里,地面都要做一定的坡度,坡度的大小也没有具体的规定,有的业主喜欢的小坡度,只要不存水就行。有的业主需要的坡度比较大,为了水流的急一些,就算下水不畅,洗澡时,水也不至于流到外面去。



7瓷砖留缝工艺




1、瓷砖铺贴,一定要讲究留缝,不但是为了处理规格不整的问题,而最主要的是给热胀冷缩预留位置。

2、使用瓷砖十字架可以调整瓷砖中间缝隙大小,使瓷砖铺贴的规整漂亮,使瓷砖之间的缝隙均匀一致




8地漏排水口贴砖工艺




1、地漏排水口的瓷砖要套割准确、美观,排水朝向正确。

2、瓷砖铺贴必须有坡度,便于水快速从地漏排出。

3、地漏和排水用的面层,其坡度应满足排水要求,没有倒水、泛水和积水现象,且地漏结合处应严密、牢固、无渗漏。



9贴砖施工要点




1、贴地砖时,应先考虑从哪里贴起,既美观又使砖的损耗最小,其次,拉纵横水平线时,应保证房间的最高处水泥砂浆有20mm,同时,应清扫地面并将地面浇湿

后,用净水泥走浆再贴砖,以防地砖起壳。

2、贴地砖时,基层用粗砂,水泥按3:1的比例加适量的水调和,达到既拧得紧又散得开的状态后找平拼板,再在地砖上抹一层釉灰进行粘贴,用橡皮锤敲打,使其四角与四周砖角平齐,并保证砂浆充实无空鼓。

3、贴地砖留1-2mm的缝为好,一为对角二为伸缩,铺完后两天再补缝。



10贴砖施工要点




1、贴踢脚线,一定要保持平直,如果墙体不平,应先把墙体批整后再贴,或者根据排列整齐的踢脚线来批整墙面。

2、如果是暗贴踢脚线,就要与墙面保持一致;要是墙面还没有进行油漆涂刷,暗贴踢脚线就要与墙面多出2-3cm。




11薄贴法工艺




1、将原墙体浇透透水后采用1:3的水泥砂浆找平至方正、垂直为平整为止,表面光滑,误差小于1%。将转的背面和墙面同时采用胶刮均匀2mm粘贴剂,用胶锤敲压平整为止。

2、能节省空间,同时因为收缩性很小便增加砖的平整度,专用粘结剂的高粘结强度可以预防瓷砖使用的空鼓或掉落。




12铺贴瓷砖后的检验




1、地砖铺贴无空鼓,表面干净、粘贴牢固、无裂纹、掉角、缺棱、缝隙宽度一致。

2、表面平整度≤2mm;接缝高低差≤0.5mm;

   接缝直线度≤3mm;接缝宽度误差值≤2mm。

3、墙地砖嵌缝平严、平整。

(单个空鼓≤ 100*100mm,不超过单块砖面积的5%)


瓷砖铺贴不当的几种现象


一、釉面龟裂现象

1.釉面与坯体性能不协调

2.贴砖墙体的材料与砖的吸水率相差太大而造成的,如墙体为吸水率太大的复合板等。

3.贴砖用的水泥过厚造成吸缩太大,以及水泥与沙的配比不当而造成。 4.施工瓷砖无浸水或浸水时间不够,砖贴到墙体后急速吸水,使瓷砖及水泥吸缩不一致而造成。

   

二、脱落现象

1.铺贴前浸水时间不够造成。

2.铺贴时未敲实,造成空鼓,时间一久砖块脱落。

3.铺贴前,墙面有油汁或灰尘等污物。


三、参差不齐现象

1.施工时定位不好,贴缝参差不齐,会造成砖大小不一的错觉,影响整体效果。

2.未使用十字定位架,不使用定位架很难保证砖与砖之间缝隙和角度的准确性。

   

四、色差现象

1.铺贴的砖不是同一色号的砖,或者是同一色号而不是同一批号的砖。

2.使用后砖体深浅不一,是因为砖的浸水时间不等。